协会主要任务:
  • 为小额贷款公司建立信息平台,收集和发布小额贷款公司所需的各种信息。
  • 协调解决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 维护小额贷款公司的合法权益。
  • 开展与外省市小额贷款公司协会和经济组织的联系,加强跨地域交流与合作。
小贷大业

让所有人平等地享受金融服务
2010-08-11

        国际小额信贷之父、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尤努斯曾讲过:信贷权是人权。即每个人都有平等获得金融服务的权利。只有人人拥有金融服务的机会,才能人人有机会参与经济的发展,由此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建立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普惠金融也称包容性金融,作为一种理念创新,“普惠金融”于2005年由联合国在宣传小贷信贷年时正式提出,我国由中国小额信贷发展网络首次引进。普惠金融主张让所有人都得到相应的金融服务,其核心理念是:有效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尤其是那些被传统金融所忽视的农村地区、城乡贫困群体、微小型企业。
        普惠金融首先体现了社会道义和公平的现代金融体系功能。有别于过去正规金融机构因为穷人贷款数目小、风险大、信誉差而不愿意为其提供贷款的做法,普惠金融为弱势群体提供一种与其他客户平等享受现代金融服务的权利,它通过完善金融体系,在金融服务领域寻求社会公正,将所有人都纳入经济增长轨道,并使其公平地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
        普惠金融能有效地帮助贫困群体脱贫。尤努斯认为,穷人之所以贫困,首要原因在于其缺乏用以摆脱贫困的基本物质条件。普惠金融在满足贫困户生活性金融需求的基础上,为贫困户提供了扩大再生产的小额信贷资金,使穷人更好地利用自己的人力资本和生产资本去实现盈利并增加财富,从而改变其命运。从实践看,小额信贷在推动我国扶贫工作进村入户、促进贫困地区群众尽快解决温饱问题和提高收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贫困人口可以获得相应的金融服务,增强了其对风险的抵御能力。
        普惠金融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助推力。社会和谐有赖于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富裕,普惠金融通过发展可持续的小额信贷机构,将经济活动中资金短缺者与资金盈余者之间联系起来,调剂整个社会中的资金余缺,达到对资金的有效利用。在这种制度下,贫困群体平等地享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更有利于金融市场出现良性竞争,推动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普惠金融并等同于扶贫。国外发展普惠金融的经验表明,发展成功的小额信贷或微型金融,在有效帮助弱势群体的同时,能很好地实现盈利。因此,我们要从根本上扶正“普惠金融”的地位,不再将它边缘化,而是视为国家金融系统的必要组成部分和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水平的有效载体。政府、金融机构等要多方助力,从组织体系、政策支持、产品创新、宣传普及等方面发展小额信贷,推动建设普惠金融体系。
         近年来,我国逐步降低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允许和鼓励设立村镇银行、担保公司、小贷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使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和享受到金融服务。但由于弱势群体历来面临金融排斥的历史现状,中国的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可谓刚刚起步,普惠金融建设之路不会一帆风顺。今后一个时期,为穷人提供全方位微型金融服务,大力构建普惠金融体现,在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现从扶贫到培育其发展能力的转变,将成为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课题。                  

                                                                                                                                                                                                             (《农村金融研究》杂志编辑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