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 2012-2013 版权所有:上海小额贷款公司协会 沪ICP备13017085号-1
近几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在造就为“三农”和其他小客户服务的银行机构方面出台了许多措施。2006年12月下旬,银监会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的准入政策,允许在农村地区设立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贷款公司等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6年末,又批准成立专门做小客户尤其“三农”业务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2008年5月,还开放了由“自然人、企业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发起组建的小额贷款公司。
邮政储蓄银行是上述各类机构中惟一的大型银行机构,它具有三大优势。一是资金优势。2009年6月末,资产总额2.44万亿元,存款余额2.41万亿元,规模名列全国商业银行中的第五位。二是营业网点优势。三是结算优势。正是由于邮储银行的网点众多、遍布城乡、贴近农户,因而国家有关部门确定,邮政储蓄银行主要面向“三农”和其他小客户。这个“定位”一旦兑现十分有助于缓解“三农”和其他小客户的“融资难”问题。然而,要贯彻落实这个“定位”既不容易、也不顺利。例如2009年6月末,邮储银行的存款余额为24069亿元,按《商业银行法》规定,存贷比允许达到75%,但是实际上贷款余额仅为4872亿元,“放空”的资金多达13000多亿元。个中主要原因,首先,新成立的邮储银行严重缺乏向小客户放贷款的技术、经验、人才,存在“信息不对称”难题。其次,邮政储蓄银行毕竟是全国性的大银行,组织体系庞大,决策链长,灵活性差,在与农户和其他小客户打交道时存在许多“不适应”。
综上,不难发现,如何促使邮储银行的巨额信贷资金真正回流县域,流向“三农”、流向个体工商户、小企业,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成为促使邮储银行健康发展以及改善对“三农”和其他小客户的金融服务的重要关键。出路何在?笔者首先看到了资金状况与邮储银行恰恰相反的小额贷款公司。
小额贷款公司由于“草根性”较强,又直接归省区政府管理,因而发展速度甚快。目前全国应有1000家左右,资本金额估计超过800亿元、甚至1000亿元。并且,绝大多数小额贷款公司都经营得相当不错。但是,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中也存在两大“瓶颈”。一是资金“瓶颈”。由于“只贷不存”,往往开业后半年左右,便无钱可贷。二是前途“瓶颈”。广大民营企业基本上都是冲着小额贷款公司今后能够改组为村镇银行而来。而现在,银监会已规定,只有引入一家银行作为主发起人,小额贷款公司才能改组为村镇银行。因此,大部分小额贷款公司就无法改组为银行;而要控股的民营企业让出控股股东地位,又很不情愿,小额贷款公司变得进退两难。
针对上述情况,让邮储银行与小额贷款公司“联姻”,不失为上佳选择。具体做法主要是:
第一,经得国家有关部门同意,允许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实际上“变身”为依赖邮政储蓄银行供给信贷资金的小额信贷银行。
第二,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邮政储蓄银行与经过甄别的“三好”小额贷款公司逐个签订合作协议:要求小额贷款公司将其账户及其贷款客户的账户,都开在邮政储蓄银行,并且接受邮储银行的监督;邮政储蓄银行还可以向小额贷款公司申请不超过资本净额5倍的融资;并且可以进行其他方面的一切可能的业务合作。
第三,省级政府承诺,对辖区内因“联姻”而带来的金融风险承担最终处置责任。
“联姻”后,小额贷款公司就成了“邮政储蓄银行集团公司”的“松散层”企业。
在邮储银行方面,首先,信贷资金有了良好出路。由于今后小额贷款公司还有很大的发展余地,因而融资总额也还将会有大幅度的上升。其次,将大大促进自身优势的发挥和经营规模的拓展。“联姻”后,由于贷款企业的账户开设在邮储银行,因而企业存款势必快速上升,比重迅速扩大,进而加快存款规模的增长。同时,由于大量企业账户的开设,网络优势、结算优势也势必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挥。
对于小额贷款公司来说,一方面,可以因此而基本上摆脱“无钱可贷”的窘境,同时由于资金成本下降了,进而贷款利率也将有较大幅度下降。另一方面,将获得良好的发展前途。因为,“联姻”使得小额贷款公司实际上成为依附于邮政储蓄银行的专门发放小额贷款的“信贷银行”,不仅不再有“无钱可贷”之忧,而且也不必受“吸存难”、“结算难”之苦。与此同时,只要妥善经营、效益良好,那么,随着“资本净额”的不断增加,贷款规模就可以不断扩大;进而成为名副其实的“专业信贷银行”。
两者“联姻”的金融风险不大,是可以控制与防范的。一方面,其杠杆率不高。融资的杠杆率暂定为5倍,资本充足率将在20%以上,这显然是很“安全”的。另一方面,监督可以做到有效。由于小额贷款公司及其贷款客户的账户均在邮储银行,因此监督方便。此外,还有相关银行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
“联姻”还将带来其他多方面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其一,大量的信贷资金可以大大地缓解“三农”及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进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和谐、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其二,使得邮储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进而将有效地促进我国金融体系的整合、完善与健康发展。其三,将进一步畅通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渠道。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教授 应宜逊)
上海金融报
2010年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