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主要任务:
  • 为小额贷款公司建立信息平台,收集和发布小额贷款公司所需的各种信息。
  • 协调解决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 维护小额贷款公司的合法权益。
  • 开展与外省市小额贷款公司协会和经济组织的联系,加强跨地域交流与合作。
小贷大业

明明:进一步提升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质效
2023-11-02

    日前公布的《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金融工作主要进展及成效以及下一步工作考虑进行了汇报。笔者认为报告主要有几方面内容需重点关注:持续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的能力、深化金融改革与金融开放、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总体延续恢复发展态势,但仍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同时,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地缘政治冲突持续的外部环境也更趋复杂严峻。因此,更需要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加强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着力稳就业和稳物价,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我们认为下一步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今年6、8月MLF累积降息25BPs,9月0.25个百分点的降准落地,总量宽货币工具已较多发力,预计央行下一阶段在维护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还将关注存量政策工具的成效,在结构上聚焦重点、有进有退。此外,政策利率还将继续在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机制中发挥关键作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除了货币政策发力外,整个金融体系也要进一步提升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质效,为经济回升向好营造良好环境。目前金融支持创新的体系不断完善,金融机构也在政策引导下增加对实体经济的中长期贷款支持,着力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努力做到金融对企业的支持与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相适应。我们期待下一步金融强化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优化对民企的服务,增强“三农”、小微企业、新市民等群体金融服务供给,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相关资金的落地使用,加大保交楼金融支持力度等。
    长期来看,我国金融改革不断深化,金融对外开放也持续取得进展。一方面,金融机构改革持续推进,不仅完善了金融机构自身治理,引导其回归本源、强化主业,同时也提高了金融监管效率,确保市场维持韧性与活力;另一方面,我国积极发展多层次金融体系,完善股、债、汇、商品市场的制度建设,推动养老金融、普惠金融等主题发展。此外,扩大高水平金融对外开放也取得了一定成果,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完善了互联互通和国际组织金融协调工作。
    结合《报告》内容,我们认为未来还要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优化,在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改革方面不断发力。具体来看,强化大型商业银行主力军作用、提高直接融资比例、积极发展多层次股权市场和扎实推进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是值得关注的重要方向。实施重要基础数据及资管产品等大数据统计,深入开展金融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等工作也值得期待。此外,今年的报告中对提升金融业制度型开放水平着墨较多,进一步完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扎实推进境外上市备案管理工作、完善中美合作审计机制、深化与香港市场合作、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均是重点工作。
    此外,本次报告对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工作和下一阶段目标进行了详细说明。自2022年四季度以来,按照党中央确立的“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基本方针,金融系统持续推进各类金融风险隐患化解工作,配合相关部门开展“认房不认贷”“金融十六条”延期、下调存量按揭贷款利率等措施以加大金融体系向地产市场支持力度,围绕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地方化债目标制定研究一揽子化债政策等。
    针对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报告》提出将继续积极稳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加强金融机构风险监测和处置能力、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保障地产市场风险平稳出清、统筹协调债务化解和融资平台风险化解、维护资本及外汇市场稳定运行或是下一阶段的四方面工作重心。考虑到金融稳定法在9月已被正式列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中的第一类立法项目,以及全国第六次金融工作会议或于四季度召开,后续我国金融系统处置风险的框架构建有望得到进一步完善,各类机构资源和主体责任将在监管部门的统筹下开展协同分工,共同提升我国金融体系的风险化解能力。


(作者为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