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主要任务:
  • 为小额贷款公司建立信息平台,收集和发布小额贷款公司所需的各种信息。
  • 协调解决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 维护小额贷款公司的合法权益。
  • 开展与外省市小额贷款公司协会和经济组织的联系,加强跨地域交流与合作。
小贷大业

钟正生:中国经济成色几何?
2021-05-08

    2021年4月,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增长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增长17.7%;1-4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9.9%,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23.8%,基建投资同比16.9%,房地产投资同比21.6%。总体来看,中国经济仍然处于疫情影响下,经济增长的内生动能还没有得到充分修复。这是近期政府高层做出“当前经济恢复不均衡、基础不稳固”评估的背景。
    我们认为,当前财政、货币政策进入“观察期”。需要观察的因素有四:一是,居民收入恢复带动消费复苏的路径能否畅通;二是,制造业投资加速的势能是强是弱;三是,外需对工业的拉动能在何种程度持续;四是,房地产投资是否存在下行风险。这些因素将决定下半年基数效应褪去后,中国经济增长的成色究竟几何。
    一、经济复苏仍存高度分化
    4月仍处于基数效应较快抬升阶段,各项经济数据的同比受此影响高位回落。通过比较经济数据的两年复合增速剔除基数影响,可见4月中国经济数据呈现以下特点:
    1)工业生产景气度进一步提升,出口的拉动作用依然突出。4月工业增加值两年复合增速7%,较上月上扬0.2个百分点,较2019年增速抬升1.3个百分点,中国工业受益于全球疫情的特征进一步凸显。特别是,出口交货值两年复合增速进一步提升0.3个百分点至8.5%,而2019年增速仅为1.3%;高技术产业两年复合增速12.4%,工业增长结构亦有优化。
    2)固定资产投资仍处修复阶段,主要表现为制造业投资复苏。4月固定资产投资两年复合增速达到3.7%,较上月抬升1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上扬0.7个百分点,至8.4%;基建投资上扬0.3个百分点,至3.3%;而制造业投资增速回升1.8个百分点,至0.3%,也是疫情以来首度转正。4月民间投资两年复合增速回升1.3个百分点,至2.4%,也出现较显著的滞后修复。
    3)消费复苏依然较缓。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复合增速仅增0.1个百分点,至4.2%,仍显著低于2019年的8%。主要受到餐饮收入带动,商品零售增速基本持平于上月的4.8%,但仍远低于2019年7.9%,商品消费增长有陷于停滞的倾向。4月服务业生产指数两年复合增长6.7%,已接近于2019年水平,服务业消费进一步恢复的空间相对有限。
    二、工业产销仍然旺盛
    制造业和民营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表现更佳,工业产销率高位运行。4月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的两年复合增速比上月提升0.6个百分点至6.8%,其拉动主要在于制造业,而电热水和采矿业增速均低于整体并有所回落。这符合当前工业景气高涨主要得益于出口的背景。分所有制来看,国有、民营和外资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速皆比上月回升,民营快于外资,外资快于国企。民营企业从增长的量上是最好的,但在利润表现上则不尽然,1-3月国企利润增长是最快。3、4月份工业产销率的累计值比2月有显著回落,2月主要因为就地过年导致的产销率冲高。不过,当前工业产销率仅略低于2018、2019年同期,体现工业品需求较好。
    三、制造业投资复苏加快
    制造业投资呈滞后性修复,基建投资增长动能有限。1-4月固定资产投资两年复合增速抬升1个百分点,至3.7%,其中制造业、房地产、基建投资增速皆有上扬,尤以制造业投资回升幅度最大。但从绝对拉动来讲,房地产投资仍然是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力。从4月当月的两年复合增速来看,房地产投资从7.7%升至10.3%,制造业投资从-0.3%升至3.4%,而基建投资从5.8%下降至3.8%。受去年同期投资增速大幅下滑拖累,三项投资的两年复合增速都低于去年四季度的高点。此外,注意到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两年复合增速达到8.1%,自去年疫情复苏以来,农业领域投资增速就显著快于二、三产业,可能体现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政策的有效落实。
    如我们在报告《中国制造业投资为何依旧低迷》中指出的,当前制造业从出口高景气到产能利用率抬升的传导路径畅通,从上市公司资本开支、工业总资产增速两项领先指标来看,制造业投资已出现上行信号。但需要警惕的是,近期大宗商品价格快速蹿升对企业(特别是中下游企业)盈利的压制,以及碳达峰碳中和可能衍生出的政策层层加码问题,使得制造业企业投资信心受挫。
    4月房地产销售仍然较高景气运行,全国70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涨幅升至0.5%,商品房销售面积两年复合增速小幅回落至8%。房地产整体开发资金来源的两年复合增速回升0.9个百分点,至9.1%,但相比于去年末超过20%的增速已有明显下降。分项来看,对个人按揭贷款和定金预收款的依赖边际上有所减弱,但国内贷款和自筹资金的获得性有所改善。但房地产投资的前瞻指标仍然偏弱,除本年购置土地面积在集中供地的带动下有所回升外,房屋新开工面积连续4个月负增长,房屋竣工面积连续第二个月负增长,房屋施工面积也回落0.4个百分点至6.4%。当前,房地产投资的平稳增长有赖于房地产销售的较高景气,在五条政策红线(房企新增融资的三条红线+银行房地产贷款余额占比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占比两条上限)的高压之下,房企开发投资的热度已经有所降温,这为后续房地产投资的稳定增长增添了一些不确定性。
    由于财政政策在“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被后置,今年以来基建投资增速一直较低水平波动。从基建各行业的增速来看:拖累主要在航空运输业和燃气生产供应业,前者受到疫情影响,后者则可能与国际油价波动相联系;公共设施管理、仓储和道路运输业的投资增长也较慢,可能与地方财政收支不平衡,以及财政支出向民生领域更多倾斜有关;而与碳中和相联系的电热水、生态环境保护、水利投资增长相对较快。
    四、消费复苏步履维艰
    1-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复合增速相比上月变化不大,其中餐饮收入增速小幅回升0.3个百分点至-0.7%,而商品零售增速持平于4.8%,均仍显著低于疫情前水平,消费复苏依然较缓。
    房地产相关消费依然承压。从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数据的两年复合增速来看,4月消费的拖累领域主要是家具、家电音响和中西药品,石油制品、建筑装潢和纺织服装零售增速也较低。这体现随着房地产竣工面积负增,房地产后产业链仍然受到压制;中西药品的负增可能由于疫情对居民就医产生一定影响;石油制品仍然体现油价波动问题,但随着国际油价稳定修复,其对消费的拖累将进一步减弱;纺织服装也主要体现疫情的社交隔离问题仍在延续。
    4月城镇调查失业率降至5.1%,低于5.5%的失业率目标,但仍高于2019、2018年水平(分别为5%和4.9%)。前四月新增城镇就业达到全年1100万目标的39.7%,与去年进度相当,而去年实际完成新增就业1186万,超出900万的就业目标。可见,从就业目标完成来说难度不大,但就业压力依然存在,尤其是在今年高校毕业生达到909万人,以及居民消费增长动能不足的情况下。


(作者为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

 

 

友情链接